玉米雌穗分化中幾種異常現象的分析
玉米生產在較大范圍內發生了雌穗分化過程中的異常現象,涉及的品種之多,面積之大,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。由于這種異常現象大面積發生,從而造成玉米大幅度減產,減產幅度達30%~40%,個別地塊達50% 。本文將異常現象加以分析、整理,并對玉米雌穗分化過程中幾種異常現象的表現、規律、成因和對策進行了初步探討。
1、異常現象的集中表現
1. ①半截棒
這個現象比較普遍,其表現為二:一是同一穗玉米下半截灌漿飽滿,上半截雖授上粉,籽粒卻癟癟咔咔的,二是沒授上粉造成的禿尖子。
1. ② 多穗現象
玉米在正常年景每株只分化出一個結實的雌穗,一般有少量的雙穗,但我區一些地塊卻出現了異乎尋常的多穗現象,從玉米上數第五節至第九節的范圍內,有一株長出2~3穗,多者達5~6穗,有的一個葉腋就長出雙穗或香蕉穗,有的穗上長穗,多穗齊出,花絲鮮艷。
1. ③ 空稈空棒現象
玉米田間有2%~5%的空稈率屬正常現象但特殊年份有的品種有的地塊空稈率在10%以上個別地塊甚至更多,嚴重者達90%以上。空稈現象的表現主要有兩種:一是玉米株上更本沒分化出雌穗,即群眾稱之為“孤老稈子”;二是雖分化出雌穗,但每株果穗結實20粒以下的果穗,外表看,玉米棒長得挺大,但扒開苞葉一看有的一粒沒有,有的只有幾粒。
2、異常現象發生的規律
同一品種出現的異常現象程度不同,有輕有重,有有有無;土壤類別、水肥管理、種植形式不同,異常現象差異懸殊;播種期的不同,異常現象出現的幾率和差別有很大變化;同一地塊不同品種,異常現象出現的程度各異,有輕有重;中早熟品種偏輕或不發生,晚熟品種偏重或者大發生,但晚熟早播的偏輕或不發生;短穗品種偏輕,長穗品種偏重。
3、異常現象發生的原因
由其異常現象及其發生規律可以看出,發生的原因不是種子問題。為了弄清原因,我們詳細了解分析了發生異常現象年份的氣候特點,整個玉米生長期,氣候呈現了雨水特多、光照嚴重不足、溫度偏低、積溫不足的特點,所以異常現象的發生,多是由當年光照和降水量異常變化誘導而形成的。
3.① 半截棒現象產生的原因
玉米大面積,多品種形成半截棒是與整個玉米生長期間雨水特多,光照嚴重不足有直接關系。因為玉米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,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養分。而玉米籽粒的有機物90%左右是靠葉片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制造而源源不斷地向籽粒輸送,而另10%左右是靠莖稈葉片過去貯存的養分向籽粒輸送的。由于光照不足,從而使玉米葉片的光和作用嚴重受挫,光合產物嚴重不足。加之雨水特多,造成土壤中的養分流失較重,從而在玉米莖稈葉片中貯存的有機物偏少,形成了有庫缺源的狀態。由于以上兩個原因,造成了玉米籽粒灌漿中有機物供應嚴重不足,根據玉米養分輸送的原理,僅滿足了部分玉米生長發育的需求,從而造成了雖完成了授粉受精過程,卻出現了多品種大面積的半截棒現象。這里也有少部分品種由于敗育造成的禿尖子現象。
3.②多穗現象產生的原因
玉米本身有形成多穗的本性。玉米雌穗,又稱果穗,從玉米的生物學特性看,除上部4~6節外,每個莖節上都有腋芽,莖上不伸長節上的腋芽可形成分蘗,伸長節上的腋芽可進行雌穗分化,在一般情況下,只有上部1~2腋芽可以發育成果穗,其余大部分在發育過程中退化,但在水肥過大、養分過剩、生長過旺的情況下,部分品種會激發出3~5腋芽分化發育,從而形成一株多穗現象。
3.③ 空稈現象產生的原因
從作物栽培學角度看,玉米空稈的主要原因有四點:一是密度過高,二是弱苗晚苗,三是肥水供應不足,四是病蟲危害。以上這些原因均直接或間接影響玉米體內營養積累、轉化和分配使雌穗發育遲緩或停止發育,空稈增多。不利氣象因素更會加重了這種空稈現象的發生。
由于嚴重的多雨寡照使雌穗發育受到了影響,從而使有些品種的果穗的苞葉與穗軸的比例失調,往往是苞葉與正常果穗一樣長,可里邊很長一段沒有穗軸,這就使花絲的生長失去了穗軸的依托,距離又太長,所以花絲很難抽出苞葉,有的雖伸出了苞葉,但花絲生活能力因在苞葉內長期伸長而削弱,因此就很難完成授粉或受精。
由于低溫多雨寡照的氣候因素影響,加重了玉米雌雄不調,正常雌穗吐絲比同株雄穗抽出晚2~3天 ,有的品種晚5~6天,由于雨水太多,加速了雄穗抽出,拉大了部分玉米品種雌雄穗差距,有的品種出現了雄穗抽出10左右, 雌穗才陸續抽出,此時已處于雄穗散粉末期或已停止散粉,無法完成受精過程,造成一穗玉米籽粒稀少或空稈現象.
由于低溫多雨寡照的影響,延遲了雌穗發育的速度,也加速了果穗苞葉的老化,使之變硬,本來已降低生活里的花絲,遇到變得堅硬的苞葉就更增加了抽出苞葉的難度。因而使某些玉米品種光有穗不長粒。
以上玉米雌穗分化的幾種異常現象,雖然都是異常氣候造成的,但也與品種有關,在同樣氣候因素影響下,不少品種出現異常現象,但也有的品種就不出現或很少出現,這說明玉米雌穗分化這一生物學特性上,品種間存在著異質性,但品種和種子的概念是不同的,品種異質性不等于種子異質性,異常現象的出現,雖然與品種的異質性有關,但絕不屬于種子的質量問題。
4、對玉米雌穗分化異常現象的對策
深入細致的做好群眾工作,認識和了解玉米出現百年不遇“啞巴災”的真正原因,掌握玉米種植的科學技術,從玉米生長的各個環節上落實抗災奪豐收的措施。
要科學施肥,要按玉米的需肥規律,提倡多次追肥,特別是追施鉀肥,因為鉀肥在濕澇的年景中對玉米有明顯的增產作用。科學地掌握追肥時間,避免苗期施肥過多。
出現多穗現象后,要及時掰掉下邊的果穗,保留上部1~2穗,以便節省養分,使上部果穗形成較大的玉米棒,以增加產量。
對于溫光反映比較敏感的品種最好更換,以避免在異常氣候的特殊年份造成較大的損失。